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4:37 点击次数:157
当代女性,最放不下的就是“面子工程”。
一张干干净净的脸,可以说是变美路上最永恒的话题。
但一生爱美的人,总会有破防的一瞬间:早上起来照镜子,发现黄褐斑不知何时爬上了脸上。
图片
从鼻翼到颧骨,到眼角,再到整个脸颊,虽然没那么密集,但看着总让人心烦。
加上脸色蜡黄,气色不好,真的太显老了。
你会忍不住开始怀疑人生:是我变老了?最近太累没睡好?太阳晒多了?还是护肤品没用对?
图片
俗话说:“一白遮百丑,一斑毁所有”。
尽管使出浑身解数,各种美白护肤品、仪器、化妆品、医美都用上,想拯救我们的“门面”
但对这顽固的色斑,却依然杯水车薪。
祛斑的速度赶不上长斑的速度,它不痛不痒,虽伤害性不大,但令人十分扎心。
图片
有的人怕是晒太阳晒出的斑,每天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,防晒每小时都涂一遍,出门伞不离手,有的甚至带上了“脸基尼”。
虽然没有晒得更黑了,但脸上该长得斑是一点没少。
图片
这些令女人们深恶痛绝的斑斑点点,到底是怎么出现在脸上的呢?
图片
中医说,“无瘀不成斑”。
脸上的气血流通不顺畅,瘀血多了,身体里的垃圾毒素沉积就形成了斑。
就像河道,水流快的时候,泥沙落叶垃圾都会很快被水冲走,而当水流缓慢的时候,这些东西就沉积在岸边了。
图片
《黄帝内经》提到:“有诸形于内,必形于外”。
脸上有斑,呈现出来其实是身体五脏六腑都有瘀堵。
那这体内的瘀堵是从何而来的呢?
肝主情志,主疏泄,可以调畅全身气机,气又推动血和津液运行。
当你在争吵、冷战、隐忍、压抑、紧张、焦虑、纠结的时候,最先伤的就是肝气。
因为肝喜欢舒畅调达,当心里的负面情绪堆积,长时间得不到宣泄和缓解,会让肝气郁结不通。
图片
夜晚睡觉是人体自我修复、排毒的时间段。
不管是主动熬夜,或是被动熬夜,熬得不仅是时间,更是我们身体里的气血。
因为肝主藏血,又称为“血海”,我们的身体是很敏感的,血海里库存不够了,不能滋养全身脏腑和器官,进而就是一系列的恶性循环。
图片
原本通畅的血液就像打结的枝叶一样,不能舒展开来,随气运行,濡养面部。
时间一长,反映在脸上就形成了斑。
图片
如果你贪嘴,喜欢喝凉的、吃冰淇淋、吃西瓜,夏天吹风扇吹空调,这些寒气都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下来了。
寒凉伤脾胃,脾胃气血生化之源。
气血津液充足、循环好,体内的垃圾能被顺利带走;反之,津液不足、循环变差,垃圾不能被顺利带走,就会沉积下来,久而久之形成瘀滞。
图片
另外,中医讲:“寒则湿,湿则凝,凝则堵。”
堵在哪里,哪里就凝滞不通,堵在脸上,脸上就皮肤暗沉、容易长斑等等。
图片
所以,脸上长斑光靠护肤品可不够,更重要是从“内调”下手。
把身体的寒、瘀等垃圾毒素代谢出去,让气血充足、经络运行通畅。
身体越通畅,脸就越干净。
图片
1、改善心态
情志舒畅是养肝护肝的基础。
负面情绪来自于无法避免的压力事件,也来自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应对它。
每次生气、纠结前,可以问问自己:我的身体如此宝贵,这个人、这件事,值得吗?
图片
最美的状态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,再贵再好的护肤品,都不如打开心扉,少生气,保持好心情来得有效。
还要保证良好的睡眠,早睡早起少熬夜;
多出去走走,走进大自然,活动活动身体,打打八段锦、站站养元桩,微微出汗,有助于保持经络畅通,情致舒畅。
图片
2、按揉穴位
①太冲穴
太冲穴位于足背,它在第1、第2根脚趾之间。
它是大名鼎鼎的“消气穴”,也是养肝第一要穴。
作为肝经的原穴,按揉太冲穴具有疏肝解郁、行气止痛、清利下焦的作用。
爱叹气、发脾气、生闷气、压力大的人,都可以多按按。
图片
②膈俞穴
膈俞穴位于我们的后背,第七胸椎棘突下,距后正中线旁开一寸半的位置。清代名医陈修园曾说:“诸经之血皆从膈膜上下,又心主血,肝藏血,心位于膈上,肝位膈下,交通于膈膜,故血会于膈俞也。”
图片
膈俞,是负责沟通上下气血,主治一切血症的要穴。
按摩或空心掌拍打此穴具有活血化瘀、濡养气血,宽胸理气的作用。
3、小柴胡汤
原方: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炙甘草三两 生姜(切)三两 大枣十二枚(擘) 半夏半升(洗)
(经方的使用须经医生辨证)
图片
柴胡疏肝,黄芩清热,半夏有苦降、通降的作用。人参、大枣、生姜、炙甘草,能保胃气、存津液,同时可以恢复脾胃。
小柴胡汤一方面帮助身体疏通肝胆经络,另外一方面还能恢复脾胃功能。
身体的气血充足、经络运行通畅,瘀血就能被带走冲散,脸上的斑慢慢也就变淡了。
图片
有句话叫:“女为悦己者容”。
365建站爱美是人的天性,把脸养干净更是为了好好爱自己。
在这个春天一起行动起来吧~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