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发布日期:2025-01-20 13:46 点击次数:121
接上一式,回到两手胯前托球状。
1.左怀抱婴儿。两脚不动,左手自左胯向胸前抬起,右手自右胯向腹前抬起,左手高于右手,掌心向内,五指自然伸展,左手指尖略斜向上方,右手指尖略斜向下方,如抱婴儿状,上身保持正直,眼睛平视前方。
注意:1)两手同时抬起,左手运动快于右手,同时达到怀抱婴儿状;
2)两手离身体不要太远,也不要太近,自行调整到适当距离。有育儿经验的朋友,都有一种体会,怀抱婴儿既不能太松,把孩子掉下去,也不能太紧,挤压到婴儿娇嫩的身体。此处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,也是容易得气的地方。两臂既要有向外的掤劲,也要有向内的敛劲。
3)两手在身体中线两侧运动,不越中线,互不交叉。
图片
怀抱婴儿
2.撑天拄地。左手不停,继续向上运动,左掌食指到左太阳穴时手掌向外向上翻转,同时右手向内向下翻转。同时,两脚轻轻蹬地,用蹬地的力量将上身顶起,两腿伸直,松腰松胯,头向上顶,吊住大椎领起脊柱,放松命门,尾闾下坠。左掌经太阳穴向上托举,指尖向右掌心向上,左手中指指尖下方投影到肩井穴,右手手指朝前,按于右腿胯旁。
注意:1)两臂一上一下运动,体会肩胛一上一下对称拉拔。
站群论坛2)这一式的重点是训练两肋的开合,向上托举的一侧肋间一定要拉开,打开肋骨;向下按的对侧肋骨是缩合,肩胛一上一下,增加活动幅度。通过肋骨的开合,体会肋间肌的拉伸和收缩,训练肋间肌及胸腔筋膜。
3)体会两掌对拉之间的弹力。
4)体会起身时,大椎吊起,尾闾下坠,后背脊柱自然拉长的感觉。
图片
3.翻转回落。左手一边翻转一边下落,循上举时原路径返回,经太阳穴时向下向内翻转,右手同时从胯旁向上向内翻转,回到怀抱婴儿状。命门放松,尾闾后坐,两手徐徐下落,左手速度快于右手,还原至托球桩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注意:1)翻转下落时,首先放松两肋,然后时肩胛、肘、腕和手指,放松到哪里,气就能走到哪里,通过放松之后,能够感受到肢体内部存在的支撑,那股无形有质的感受就是气。2)翻转回落过程中不要一下子松下来,要体会节节贯通的感受,保持着肢体之间的张力,缓缓收回。3)体会身体节节放松,松胯坐至足跟的感受。4)外部越松,内里越撑,以松空求饱满。撑拔时紧,回落时松,都要循序渐进,体会循环往复中,身体内气如潮汐涨落的感觉。
4.右怀抱婴儿与撑天拄地
左右手活动轨迹与左怀抱婴儿相反,基本动作和注意事项与左侧一致。
图片
5.翻转回落与收势
循环练习时手掌翻转回落动作活动轨迹与左侧相反。最后收势时由撑天拄地动作开始,举起的右手,指尖由向左转为向后,随手臂落下,掌心向前向下按,左手由按在胯旁,在右手下落过程中,跟随向上收回的弹力,略向上浮,再与右手同步下按落于胯前,同时松腰松垮,尾闾下坠,形成伏案桩。
注意事项:1)伏案桩两手按于胯前,上身中正,目光平视前方,两腿微屈,屁股后坐,尾闾前勾,与基础桩功一样,两手下按如同按在一张桌子之上,两掌自然伸开,指尖朝前,稳如泰山。
2)收势时手臂下落时要求与翻转下落动作一致,都要求节节放松。
总结和体会:八段锦第三式最重要的是肩胛上下移动和两肋开合,通过肋间肌的运动,打开胸腔,锻炼胸腔筋膜。在练习时要着重体会肋骨的开合运动,当撑举到最高点,翻转回落时,要注意先松两肋,再是肩胛,节节放松、节节贯穿。时间久了以后,会感觉到肋间一松,就有一股气进入胸腔,然后随着松到手指,这股气就随着放松的部位节节延伸灌注,直到手指。然后循着这股气再做翻转就能找到怀抱婴儿时抱着的那个气团,然后随着进一步下落和放松,这股气会通过命门下降循两腿直入脚底。循环演练第三式,就能让这股劲力跟随你的肢体运动循环在体内来回冲刷。以上关于气感的描述只是为了让练习者用来印证自身的锻炼进度,对于气感不要强求,动作规范的基础上,一定要把心念收回身体,用心体会身体的每一分反应,加强对全身整体松紧、关节开合的体会,久而久之气感自来,精神上也会感到轻松喜悦。
(写作不易,转载请标明出处)
书剑风流
2025.01.17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