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发布日期:2025-04-18 15:49 点击次数:106
图片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365站群医案【桂枝加桂汤治呕吐腹痛奔豚医案】岳美中:娄某的爱人,年七十,患呕吐,腹痛一年余,于 1973 年 4 月 16 日远道来京就诊。询其病状,云腹痛有发作性,先呕吐,即于小腹见结成瘕块而作痛,块渐大,痛亦渐剧,同时气从小腹上冲至心下,苦闷欲死。既而冲气渐降,痛渐减,块亦渐小,终至痛止块消如常人。此中医之奔豚气。患者因其女暴亡,悲哀过甚,情志经久不舒而得此证,予仲景桂枝加桂汤:桂枝15克,白芍9克,炙甘草6克,生姜9克,大枣4枚,水煎温服,每日1剂。共服上方 14 剂,奔豚气大为减轻,腹中作响,仍有一次呕吐。依原方加半夏9克,茯苓9克,以和胃蠲饮,嘱服10剂。药后,时有心下微作冲痛,头亦痛,大便涩,左关脉弦,与理中场加肉佳、吴萸,数剂而愈。(岳美中医案集)仲景云:“奔脉病,从少腹起,上冲咽喉,发作欲死,复还止,皆从惊恐得之。”本案其女暴亡,悲哀忧思过甚。致发心脾阳虚,火不下达,下寒上逆。因下焦寒气有或聚或散之时,所以少腹痛块有或隐或现之候,心阳虚损,下寒上逆,则气从少腹上冲心。与桂枝加桂汤温阳降逆,正中病机,果有神效。【桂枝加桂汤治心痛奔豚医案】中医民间疗法:邢某,女性,51 岁,1998 年 12 月 24 日初诊患者自诉心痛 3 个月,从凌晨 4 点多心痛发作,心慌,自觉气从心下上冲至咽,或窜及两胁、肩背,心中恐惧,有濒死感,伴烦躁易怒,上胸腹背部汗出或晨寒,持续 10 余分钟后缓解。曾服中西药物效果不佳。纳可,便溏,舌质暗,苔薄白润,脉弦细。辨为奔豚病(胸痹),拟以温通心阳,平冲降逆治之,方用桂枝加桂汤:桂枝 30g、白芍 18g,炙甘草 10g、大枣 6 枚、生姜 30g,每日 1 剂水前服,3 剂后诸症减轻,再服 l5 剂,胸腹部温暖舒适,大便成形。此后曾有轻微发作,予桂枝加桂汤出入,7 剂后病愈,随访至今未复发。【桂枝加桂汤治气从少腹上冲心下奔豚医案】(青海医药杂志)患者,男 64 岁,初诊 1994 年 8 月 24 日,主诉有一股气从少腹上冲心下,胀满作痛,历时 4 天,发作 3 次,每次发作时问 3 分钟至 2 小时不等,痛止,则气团亦消失,气团大小形态如鸡子,吐出几口气后感轻松,吐出气体无特殊玲热感,心中烦闷,腹部得热则舒。诊为奔豚气,方用桂枝加桂汤。处方:桂枝 75g、白芍 45g、生姜 45g、炙甘草 30g、大枣 12枚取头煎,分 3 次温服。几日后来告知,服上药后次日晨起感口干,痰中略带血丝,原病症未再发作。【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数年低热患者医案】陈慎吾先生曾治一数年低热患者,这个低烧的女病人这个低热已经好长时间了,所以用养阴清热的方法,用益气,就是用治疗这个气虚发热的方法,几乎治疗低烧的方法都用到了,就是一直不好。后来他偶尔注意到她的小便少,下肢有点轻度的水肿,所以就用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,用了三副之后这个低热就退了。主要证候就是翕翕发热、小便不利。他用本方原方治疗,只用了两三剂,就热退病愈了。可见,经方只要用的得当,效果是很好的。【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治吏部谢芝田患头项强痛验案】陈修园医案:嘉庆戊辰,吏部谢芝田先生会亲,患头项强痛,身疼心下满,小便不利。服表药无汗,反烦,六脉洪数。初诊疑为太阳阳明合病。谛思良久,曰:前病在无形之太阳,今病在有形之太阳。但使有形之太阳小便一利,则所有病气俱随无形之经气而汗解矣。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,一服遂瘥。陈修园:《内经》云:三焦、膀胱者,腠理毫毛其应,是言通体之太阳也。此时须知利水法中,大有转旋之妙用,而发汗亦在其中,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,所以去桂者,不犯无汗之禁也;所以加茯芩、白术者,助脾之转输。令小便一利,则诸病霍然矣。按语:头项强痛,服解表药无效,知非表证,观其有小便不利一症,又见心下满,则为水气内停之候。盖水邪内停于膀胱,郁遏其经脉中阳气,阳遏而经脉不利,故可见头项强痛、身疼等外证,看似表证而实非表证;水凝气结,里气不和,则见心下满等里证,似里实并非里实。所以本证汗下皆不宜用,当用利小便之法,而使经气外达则愈。无 风 似 静重要说明:本号仅用于自学《伤寒杂病论》古籍学习记录,均是学习的点滴,许多观点不一定成熟正确,阅者自辨,也不具备教人的能力,文中方药不作治病推荐,也不接受治病要求,仅用于交流本书心得体会,如有治病需求请自行求医。在对话框内回复“桂林古本”或者“伤寒杂病论”或者“古本”可获得目前质量最好的《伤寒杂病论》电子版本。劝学桂林古本《伤寒杂病论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