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发布日期:2025-04-14 11:10 点击次数:71
李保燕 永福县人民医院
偏瘫是指由于脑部损伤引起的单侧肢体或部分身体的运动功能丧失。脑卒中、脑出血、脑梗塞等疾病是偏瘫的主要原因。偏瘫患者常常面临着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、运动障碍、语言障碍等一系列问题。虽然偏瘫的恢复过程漫长且艰辛,但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,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功能,改善生活质量。
一、运动功能恢复护理
早期活动与被动运动。在偏瘫的急性期,即脑卒中后48小时内,患者的肢体可能没有自主运动能力。此时的护理目标是通过被动运动保持患者关节的活动度,防止关节挛缩。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,例如屈伸肢体、旋转肩关节等,运动的幅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逐步增加。被动运动可以减少血栓的发生,并预防肌肉萎缩。
逐步进行主动运动训练。一旦患者的病情稳定并且具备一定的肢体活动能力,可以开始进行主动运动训练。这一过程应循序渐进,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,如伸展、屈曲手指、抓握等。可以先从病变轻微的一侧开始,逐步过渡到较为严重的一侧。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动作的标准性和力度,避免过度疲劳。
使用辅助器具。对于恢复过程中存在一定运动障碍的患者,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器具来帮助完成运动功能恢复。例如,轮椅、步态训练器、手杖、矫形器等器械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。此外,康复治疗过程中可以结合物理治疗、作业治疗等专业的辅助治疗,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。
关节活动度与肌肉力量的训练。关节活动度训练主要通过按摩、关节活动练习等手段保持关节灵活性,防止僵硬。肌肉力量训练是恢复运动功能的核心,偏瘫患者常伴有肌力下降,因此可以通过适当的力量训练来增强肢体的力量。循序渐进的力量训练对偏瘫患者的长期康复至关重要。
二、日常生活照料护理
偏瘫患者不仅面临着运动障碍的问题,还常常因肢体活动受限导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。
365建站护理患者的体位与翻身。偏瘫患者因为长时间卧床,容易出现褥疮、关节僵硬等问题。因此,护理人员需要定时为患者翻身,保持良好的体位。翻身的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一次,避免压迫部位的皮肤受损。可以采用一些专业的翻身技术,如交替翻身、侧卧位、仰卧位等,以减少长期卧床对患者身体的损害。
营养与饮食护理。偏瘫患者在饮食方面常常存在困难,尤其是吞咽功能受损时,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方式。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将食物切成小块、软化或调成流质食物后再服用,避免食物卡喉。营养方面,要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。
排泄护理。由于偏瘫患者活动受限,其排尿和排便可能存在问题。不能自主排泄的患者可以使用尿管、便盆等辅助工具。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排泄情况,定期帮助更换尿布或清理便盆,保持清洁卫生。此外,可以通过培养患者的排尿和排便习惯,帮助其恢复自主排泄的能力。
康复训练中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。在康复过程中,患者应逐步恢复自我照顾能力,可以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,进行吃饭、穿衣、洗漱等基础生活技能的训练,根据康复进展逐步增强自身自理能力,改善生活质量。
三、心理护理
耐心倾听与情绪疏导。偏瘫患者在遭遇身体功能丧失的情况时,往往会感到绝望、愤怒等负面情绪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耐心,积极倾听患者的困惑与烦恼,并给予合理的疏导。通过谈心、鼓励等方式,让患者感受到关爱与支持,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提高患者的自信心。偏瘫患者由于身体功能的丧失,可能对自己失去信心,产生自卑情绪。护理人员应通过肯定患者的康复进展、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等方式,帮助患者重建自信心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适当的奖励,有助于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避免患者产生孤独感。长期卧床的偏瘫患者容易感到孤独,产生负面情绪。护理人员应尽量为患者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,如听音乐、阅读、参与社交活动等,以缓解其孤独感,保障心理健康。
四、结语
偏瘫康复护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,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和支持。从运动功能恢复到日常生活照料,再到心理护理,每一项都至关重要。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患者的积极配合,偏瘫患者不仅能够恢复一部分功能,还能提高生活质量,重新回归社会生活。